中国制造的“黄瓜导弹”为何能让西方心生恐惧?它的设计足以打破传统步兵作战模式,一个普通的解放军战士便可携带六枚,轻松颠覆传统的作战理念,堪称步兵作战的革命性武器!
在过去,步兵通常依靠步枪与手榴弹与敌作战,一枚子弹或许能够击倒一个敌人,而现在,一枚导弹却能瞬间摧毁一大群敌人,而且完全不需要瞄准什么四倍镜或八倍镜等装备。导弹不够用?没关系,战士身上可以携带六枚,完全能够应对火力不足的情况。
那么,问题来了,这款袖箭版的导弹究竟是什么,它的威力又有多强?
火力不足恐惧症的诞生
黄瓜导弹的诞生与我国长期以来的“火力不足恐惧症”密切相关。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我国与美军的接触十分频繁。美军最为人所知的战术便是频繁使用重火力,尤其是地毯式轰炸,来压制我军阵地,这种持续不断的轰炸给中国军队带来了巨大的伤亡。
展开剩余86%特别是在上甘岭战役中,美军指挥官范弗利特调动了近180辆主战坦克、300门火炮、3000多架次战机轰炸机,联合大约7万步兵对我方阵地展开了昼夜不间断的轰炸。统计数据显示,在上甘岭地区狭小的3.7平方公里土地上,美军共投下了190万枚炮弹,打出了“范弗利特弹药量”的名号。
这场惨烈的战斗不仅展示了美军强大的火力,同时也在我军心中埋下了一个警惕的种子——火力优势不可忽视。战后,我军深刻认识到,必须缩小与世界强国火力差距,尤其要通过先进武器装备减少士兵的伤亡。
因此,我军在战争结束后便开始了加速发展重火力武器的努力,尤其是以导弹为代表的先进武器。大家熟知的“东风”系列导弹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不仅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威慑了各国的敌人,也代表着我国军工技术的顶尖水平。
然而,正是因为像“东风”这样的导弹需要大型发射平台和大量人员配合,所以我军对单兵武器的研发也开始了新的思考。
袖箭导弹:一名士兵的致命武器
为了应对火力不足的恐惧,我军成功研制出了QN-202导弹,这款导弹也被俗称为“袖箭”或“黄瓜导弹”。虽然其名字带有些许调侃意味,但实际上它的体型与威力却都极具震慑力。
QN-202的长度不到50厘米,单枚导弹重量仅为1.2千克,差不多就像两瓶可乐的重量。而它的发射器最大可以装载六枚导弹,整套武器系统的重量不到10千克,一名士兵即可轻松背负,并不会影响到行动的灵活性。
试想,如果战场上每一名士兵都携带了这种导弹,那无论是单独作战还是团队合作,都能够随时对敌方目标实施打击。士兵只需瞄准并发射,便能给敌人带来致命打击,简直是一言不合就轰炸,敌人根本来不及反应,完全无从防范。
美军垂涎的微型导弹
这款导弹一经问世,便引起了美国军事专家的广泛关注。虽然美国同样拥有强大的火力武器,如“长矛”导弹,但QN-202依然让美军眼红不已,这款导弹的三大优势简直让他们垂涎欲滴。
第一大优势:恐怖的威力
尽管QN-202体积小巧,但其爆炸威力依然强大。相比传统的步兵武器,QN-202能提供更强大的火力,特别是在面对敌方装甲目标时,其穿透能力堪比美军的“长矛”导弹。即便是尺寸较小,QN-202的爆炸威力却能有效摧毁敌军的重要目标,给敌人造成巨大的伤害。
第二大优势:惊人的射程
QN-202的射程让人难以置信。虽然它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它的有效射程可以超过2000米,比大多数常规单兵武器强得多。甚至连狙击枪的射程都无法与其匹敌,QN-202能够在更远的距离上打击敌军,具备更强的战略价值。
第三大优势:先进的制导系统
与美国“长矛”导弹的激光制导不同,QN-202采用了热成像制导系统。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士兵无需依赖其他人员辅助操作,单兵即可独立完成瞄准和发射任务。而且,热成像系统相比激光制导,不容易被敌人发现并反制,使得QN-202在复杂战场环境中的应用更加灵活和隐蔽。
适应现代战场的神兵利器
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战场环境复杂且多变,传统的重火力武器往往受限于地形和目标,而QN-202正好弥补了这一空白。它在城市作战等复杂环境下展现出了精准打击的优势,能够快速对敌军关键目标进行斩首行动,避免不必要的附带伤害。
此外,QN-202不需要专门的运输车,单兵就能携带多枚导弹,快速出现在战场的任何角落进行突袭,令敌人防不胜防。其快速反应能力和出奇不意的打击方式使其成为现代战场中不可或缺的武器。
总结
QN-202微型导弹不仅仅是我国单兵武器研发的一个突破,更代表着我国军工技术在现代战争中逐步占据的优势。它的问世不仅打破了传统步兵作战模式,也让全球军事强国感到警惕。可以预见,未来随着类似黑科技的不断出现,我军将继续加强自身的火力优势,震慑一切敢于挑战我国的敌人。
发布于:天津市金御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